2009-01-21

期末作品:錄音裝置-I listen without looking and so see

創作理念:
來自<里斯本故事>的啟發。
<里斯本故事>一開始的公路旅途中,廣播節目內容和語言的改變說明了錄音師來到了不同的地方,這個構想給了我靈感,嘗試用看不到的聲音來引發視覺的聯想,藉由聽覺的感覺刺激讓人提取記憶並隨著節奏和語言的故事性結合成新的印象。也從商業短片<青空>中的台詞---如果必須放棄其中一個,你會放棄耳朵還是嘴巴?---得到靈感,試圖探討接收和產出二者在人生體驗中的重要性。

作品長度:3"10

恐懼吞噬靈魂

德國人好像一直以自己尊貴的血統為榮。從希特勒的種族淨化政策以來,或是更久以前,德國人的血液裡就一直流著自命不凡的基因。是什麼樣的文化造就這樣的人民呢?排他、喜歡跟自己相似的人,這是人性。但是德國人將這種小團體精神發揮到極致,只要沾染過非德國人的民族,就是不純淨。但又處處充滿例外中的例外:愛米因為老公是波蘭人被看不起,他的孩子卻不會因為帶著波蘭人的基因而有什麼不同,反倒看不起跟摩洛哥人在一起的媽媽。在德國人心裡有個世界人類品種等級分類表。德國人>西歐人>美洲人>東歐人>其他人>非洲人。這世界上皮膚越白的人越愛看不起比他黑的人。是因為美白產品廣告深得人心嗎?白人看不起黃種人和黑人也就算了,連黃種人自己都覺得自己太黃,想要變白,還看不起比較沒那麼黑的東南亞人,更別提黑人了。

話說回來,要怎麼分誰是德國人誰不是呢?父母都在德國出生長大,小孩就是德國人嗎?還是要追溯到五代以上才算?還是不管怎樣一切由膚色定奪?用膚色來看的確是簡單多了。民族主義發揮到極致就是無盡的分裂與不斷畫地自限,硬要找出人和人的不同來切割以從中獲得認同,最後只會走向虛無,因為沒有什麼人的特質是穩定而不變的,人類最終只會走向融合,要用哪國人或是外在的條件來定義任何人都是沒有義意的。

此片中的畫面停滯、時間靜止和舞台劇般誇張的表現,如同為人物打上聚光燈的演出和運鏡,都是為了要表現出在冷漠疏離的情感和人際關係中,壓抑的情緒、壓抑的溝通和歧視。所有的人都不看好他們,都在想,他們的愛是怎麼發生的,建立在什麼要素上。但事實上,愛有理由嗎,愛需要理由嗎?老人也需要愛,也怕被愛所傷,也想愛又怕被拒絕。而看完他們再回來看我自己,我懂了愛情了嗎,願意為對方付出,放棄自己想要或不想要的嗎?願意放下自我配合對方嗎?

五個障礙

The perfect human

生命裡不時出現的障礙,自己不停的讓自己進退維谷,把自己逼到死角,好像旁觀者邊看著自己的好戲,好像重新回到子宮要經過痛苦黑暗的產道,看到光線,放聲大哭,才能存活下來。一直在試探別人的底限在哪裡,直到氣球破了,夢洩了氣,癱在地上才發現真的玩完了,才知道也戳到了自己的底限,知道底限究竟是好的,以防下一次,但不能回頭了,生命就像公路電影,走過的路就算再回頭走,也終只徒增景物依舊人事全非的傷懷。

但沒有障礙卻又逼不出美好。

五個障礙中我最喜歡的是第一個版本,也就是12格的版本,有其特別的節奏,又好像把電影動畫化,其中的劇情和畫面與本來的相去不遠,但夾帶著異國風情,立刻能對照出障礙所帶來的好處。五部片的轉變也像是作品集中的發想過程和成果。不過我最想討論的,還是所謂的完美人類到底是什麼,這部電影從一開始就不像一般電影那樣有劇情,還正經八百地把觀眾當成外星人在介紹人類。除了說明各種人類的行為,還說明了行為和反應的關連,一副要攻佔人類地球的姿態,著實有趣的可以。人在看電影的時候會受到感動,大概就是因為有共同的感受,在重現的過程中激起了回憶,同時認知到這種情感是他人所共有的,雖然這代表了有些感受不具獨特性,但至少排解了孤獨的感受。人怎麼可能是完美的,人是會犯錯的啊!也就是因為會犯錯人才可愛,或是說因為人人都會犯錯,所以會犯錯的人才可愛,這是接納了別人同時也感受到自己被接納。同時人也是懶惰的,沒有困難是激不起創造力的。男人是獵人,喜歡追著獵物跑,女人渴望被馴服。

霧中風景

這電影讓我想到北野武的菊次郎的夏天,同樣是公路電影,只是小男孩要找的是媽媽。最後找到了也算沒找到,因為媽媽有了新的家庭和新的人生。在菊次郎的夏天中,小男孩過了一個快樂的暑假,而霧中風景中,小女孩變成了女人,似乎是一生的縮影了。不論結局,這兩部片都小孩都在不完整的家庭裡長大,是什麼讓他們不完整呢?為什麼夫妻要離異,為什麼不對小孩好一點?為什麼一開始要有小孩,又不要了。我會想要有自己的小孩。我不懂為什麼會有女孩子不想結婚或不想有自己的小孩,即使是不想有牽掛,是不想對誰負責,還是童年的不好回憶,還是什麼?別人的小孩到底還是別人的,我會想有自己的,父母是怎麼開始當的呢?有人是期待已久,有人是巴不得不要。想當父母大概是會享受那種被需要的感覺吧,雖然明知隨著時間,孩子長大了就會跟你漸行漸遠,當他越來越不需要自己,像是自己跟父母越來越遠一樣,那種失落也只能自己面對。這是人生的一部分,我不想錯過。也許會有很多問題要面對,養小孩也不像我想像中那樣容易和美好。也許都會投射自己沒從父母親得到的,也許只想滿足自己,也許也會像自己的父母一樣一點都不懂他還以為自己懂,也許會很想給他什麼他根本就不需要的,也許會期待他成為什麼樣的人,還不承認,也許會像天下所有父母親一樣犯同樣的錯,跟不上他改變的速度。

也許公路電影和聽音樂和人生都一樣,是時間的藝術,重點不是結果,而是過程。就像溫德斯導演曾說過,他的公路電影中的主角是沒有目標地向前行,他們要去哪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直往前行,或是說,待在路上就是他們的目標。他說,他比較喜歡旅行,不較不喜歡抵達。動態是很重要的。就像在霧中風景裡,其實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去德國已經不是那麼重要,而是他們怎麼滿足每天眼前的需要和問題。就像很多人期待放寒假,我卻害怕,就好像是抵達了終點,學期到了終點,就不知道要去哪裡了。

2009-01-20

期中作品-裝置:窺





燦爛時光

看似美好的一切,本來會有好的結局,如同青春看待的所有事物,包括未來在內的一切,都將有美好的結局。人都有致命的缺陷,最軟弱的地方,怕的是自己不知道,還絆自己一跤。就像他最大的痛苦是無法處理自己的情緒,無法面對自己為什麼這樣又為什麼不這樣;就像她滿是對夢想的抱負,對自己的使命,讓本來該有的都沒有了,放棄了彈鋼琴的手,放棄了音樂,放棄了讓她貼近自己內心的事物,和她的家,只是要追尋他想要的。生命像賭局一樣,沒人知道結局,你只想以小搏大,但連莊家在哪裡都不知道。我迷失了,也像她一樣,為自己的缺陷付出代價。生命的遺憾是否讓它變得更美?認清了無力改變的自己或是,來不及改變的自己。若一切重來該有多好?生命是不該活在懊悔中,是該向前看,是該知道學到教訓。但一屁股債還是得還,一定要自己跌看看才知道怎麼走,也許未必能避免下次不跌倒,還要面對滿身的傷,以及跌倒時撞翻東西的賠償,或許還踢到了同伴的頭。最怕的是沒有人可以訴說,好像自己得不到原諒。再回頭看一次,迷惘的感覺其實不是重來一次就會選對的。也許真的要錯過,錯過一些重要的人,犯錯過,才知道什麼是真正重要,真正美好的,即使知道時你已經失去了。

我致命的缺陷是逃避。總是不敢面對自己的錯,不想被指責,不能被指責,試圖掩護自己,解釋動機,保密,讓一切都變成合理。反正都不是我的錯,因為我不想被討厭,也不想要接受自己是這樣的,沒有勇氣接受事實和改變。於是謊言相互坦護,最後滾成了大雪球壓死自己,也壓傷了最重要的人。如果生命非要是循環不可,那我會說他是痛苦的,不想重覆的看見自己在同樣的問題上打滾。我只是需要接受自己,好或壞。我只是需要勇敢,和誠實面對自己的力氣。我只是需要接受這樣不完美的自己,就是我。生命就是不完美的組合,只要能接受這點,就讓他沒那麼不完美了。寬容自己比想像中難,這是為什麼會想死的原因。當別人都原諒了自己,自己卻還不能原諒自己,要怎麼辦呢?人是泛賤的。活的太快樂,快樂就變成無聊,強說愁。只有痛苦才顯得失去的人是美好的。為什麼人總是要失去才知道珍惜,我好痛恨這樣的自己,但也無能為力。

想到Tim Minchin的歌:Not Perfect 和Somebody has it worse than me,可以接受不完美,可以幽默自己,可以知道有人更慘,還有什麼好抱怨,也許痛苦還是要自己面對,但生命還是美好的。

潛行者

沒有想過每個畫面都可以拿來分析,但是我覺得電影不是繪畫,電影應該是動態的流,營造的是氛圍,講究的是時間的藝術,不是拿來一格格定格分析的。雖然他的每個鏡頭都像畫一樣,但不表示電影的時間性是可以被切成很多小碎片來看的,那樣就捨本逐末了。

塔可夫斯基本人也很討厭被人分析,他沒有要象徵什麼,水就是水,下雨就是下雨,我覺得沒必要拿出他電影裡的元素一一分析,就像他不強調劇情和故事,他要傳達的是一種感覺和氛圍,這是不能抽離的。雖然我也看不太懂他的電影,但我能感受到看完時身體的不舒服,想吐的感覺,奇幻的感受。在他的電影看不到生命的喜悅,只有壓抑和疏離,這未嘗是不能使人感動的,我認為體會到生命的哀愁有時更加美麗,就是在這些沈重中的人性,在這些麻木裡的掙扎,人與人找到共同的點和生命的本質。

生命的美麗與哀愁:像在為情所困時突然發覺負荷時來自情感之無法割捨,回憶之無法消散般。又美好又哀愁的微笑笑生命的美好笑這不就是人生,笑多愁善感的自己如此享受這些難以忘懷的悸動。感情放不下又沒勇氣提起、覺得自己好重要,喜歡自己的感受。發現有人陪著,是可以有人陪,是有人願意聽,願意說的,生命好簡單的快樂,好難的抉擇,好美的當下:那時抉擇不再重要了。是否要接受或拒絕,都不能改變生命的美好。曾經害怕失去,曾經想要放棄,一起走來的夢想可以成為回憶,也不會悵然若失。曾經害怕為決定負責,怕錯過,怕不是自己要的,怕自己,因為不了解自己,怕傷害別人,因為會討厭自己。都像大提琴飆上一個尖音又輕輕放下。生命也可是重重的提起再輕輕地放下,輕柔地保護著心,還跳著、還熱著,不想失去熱情,不想白活青春,要這一刻不讓自己後悔。要聽自己的心,要笑著,不後悔,要享受,生命太美好了一點都不能浪費。 自己太美好了不能不帶給人歡笑,不能不跟人分享,又不能不學會獨自不打擾人地為自己的今天負責。為自己的未來負責,我不想將來後悔,想做的事現在就做, 我不會後悔。一切的過去形塑了現在的我,越來越喜歡自己,想要跟別人不一樣, 想要跟別人一樣地很不一樣。想要跟自己不再一樣。

伊凡的少年時代

白樺木樹林中的愛情:愛情中的我

猜忌閃躲忽冷忽熱欲擒故縱的遊戲距離讓一切美好很多事情說太白就不美了,你說的。曖昧的氣息公開的調情當感情不再是兩人的事會產生什麼變化?要為別人負責嗎要解釋嗎不關你的事自己都不清楚了,怎麼解釋。大家都看的出來大家說的又算什麼。真真假假,說出來的就不會真成,不能說的都是最關鍵的,好像在跳探戈,我進你退,你上前我就要脫逃。想法、建議、我的想法、你的想法、他和他們的想法。告訴了你我的祕密,我感到輕鬆了許多, 但也從每一次你的眼光中感受到你的意圖。代價,自由的代價,失去。像是收看電視連續劇般地期待,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才不管自己是主角,大家都在看, 捨不得電視關著,開著他就得有節目,自己繼續發展,害怕越來越接近真實時, 不再新奇不再有趣,不再有很多美好的想像,不再有距離時,就只剩下壓力。兩個人是不能貼那麼近的,我要呼吸自由的空氣,我不想對不起包括我在內的任何人,我不用對你負責,但你要。我不知道我為什麼要吃醋,他想要我吃醋但他失敗了,這一切就是食物鍊:大魚吃小魚,還有黃雀在背後。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 他愛我,我愛你,你愛他。玩著玩著,累了的時候還是想要有人可以依靠。也許這一切就是因為想要有人可以依靠,因為你的忽略我才會注意到他,這些都是藉口,無止盡。但我不想再給自己冠上罪名,從今天起我會很愛自己,愛自己的人別人才會愛,你也是。請多愛你自己一點,我才會愛你。但首先我要學會愛我自己,當我不再需要從被愛才能得到滿足,我就長大了。你要我找回初衷,是因為你討厭我變了,但這些是我所需要的,我成長了。

如今看著自己寫的文字,一個月的改變繞了一圈才發現自己真正要的就在自己的手中。事情並不是請多愛你自己一點我才會愛你,而是我在你的愛裡太久已經忘了不被你愛是什麼感受,現在我想愛你了你卻被我傷得無法再繼續了。我以為我的成長其實是迷失在幼稚的自私自利裡,現在才是我該成長的時候。為什麼人總要失去後才知道珍惜,為什麼總是要嘗嘗痛的滋味,為什麼總是無法抗拒誘惑。 明知結果,要是能重來,可是來不及了。為什麼非得等到來不及了才後悔,若早知道會這樣,當初一定不會那樣選擇,一定不會犯那種錯誤,但人總是這樣。一定要自己跌跌看才會知道怎麼避免跌倒,才會走路。這是我的人生,這不是遊戲 沒辦法重來,後悔沒有用,沒有用不完的機會。有些人錯過就不再,現在我只能不要再錯過自己,至少我找到了我的心,找到我要的是什麼,不過就是再簡單不過的幸福,不想再錯過,不要再犯錯。 

現在才知道我一點也不懂得愛是什麼,而你才是一直都懂得的人。你說愛不是只想依賴,愛是站在對方的角度為對方著想。我好想好好愛你,重新愛你一次,好彌補我的錯,好回報你對我的好。這一陣子以來我不敢面對自己的錯,還得過且過越陷越深,自欺欺人讓事情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巴黎.德州


TravisJane終於面對面,(即使他們沒有看著對方),把積壓了四年的愛、恨和痛苦都說清楚的時候,我哭了。我曾經是那個緊抓不放的Travis,也曾經是那個想逃走的Jane。當他們的對話輕描淡寫地帶我回憶起那些傷痕,我感到心在抽泣。走過以後了那麼久,那當下才發現傷口雖然癒合,卻一直都在。

愛情到底長什麼模樣呢?愛情如果像天秤,必然不是時刻平衡的。當我是付出愛比較多的那方,我很明白愛對方到連自己都不愛是什麼感覺。這不是指無條件付出,正好相反,表面上好像很愛對方,口口聲聲一切都是為了對方而做,其實是要從愛對方,再從對方回報的愛才能感受被愛。一直取悅別人,靠別人的開心才能覺得自己不錯,其實最難取悅的就是自己,因為不知道怎樣取悅自己。是很沒有自信的。當我是被愛比較多的那方,好像在面對從前的自己,一個一直想用很多付出來換得安全感的人,一個一直想綁住自己的人,我覺得沒有辦法呼吸了,不再自由了,但同時又自責不懂得珍惜愛自己的人。我想我還不是很認識自己,也還不是很喜歡自己,常有很多的矛盾。

愛情長什麼樣子呢?佔有,嫉妒,如他所說,沒有嫉妒就沒有愛。在乎,測試,欲擒故縱。

為了她,他什麼都不在乎,只想陪在她身邊,只要她笑就好。他描述Jane是個愛笑的女孩,只要一點小事她就會笑,他喜歡讓她笑。只要她笑,什麼都沒關係了。他沒有自我,他不能和自己相處,怕寂寞,依賴,要別人才能快樂,自己沒有讓自己快樂的能力,與其是想陪在她身邊,不如說是想要她陪在身邊,他重視她過於自,因為沒自信,不喜歡自己,不接受自己。他測試她因為他沒自信,對自己沒自信。但最後他發現自己不能愛別人,不能用愛來回報愛自己的人,不能給她她應得到的愛,他逃走,他放逐自己,到沙漠中,逃得越遠他離過去的自己越遠。去沙漠為了逃離過去的自己。回來的時候,他了解自己的程度是他知道他做不到。所以最後他還是不跟他們一起。因為他害怕他自己,怕真實又可怕的自己。

第六誡<情誡>

愛與被愛

  對喜歡的人的偷窺,默默的觀察,在心中想像他是怎樣的人,並找機會接近他。這是暗戀的滋味。愛人的人很累,苦苦追尋,還要猜測對方的想法:他這樣說是什麼意思?他會喜歡我嗎?他為什麼都沒有回應?是害羞還是拒絕?另一方面又經常陷入自己的甜蜜幻想中。

情竇初開尤其是如此。因為不知道在愛情關係中怎樣才是正常的,過度的一頭熱往往讓自己被對方的冷淡傷害,從而成長,或是說變得懂得保護自己,懂得藏起自己的真心、真感情,懂得欲擒故縱,懂得放長線,懂得操縱人心,懂得隨口答應敷衍承諾。

  被愛比較簡單,不用費心猜測,不用努力付出好像對方會離開。但是只是接收愛,不再付出時人會不滿足,活得不耐煩。人還是要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因為不用付出就得到的人不會珍惜。施比受更有福,但在愛情中不能是單向的付出。愛情像是翹翹板,要平衡兩人才會快樂。人的心很奇怪,一直放東西進去不付出的話會不滿足,要付出才會得到快樂。失去了愛的能力就像行屍走肉了。

想看的欲望

  偷看時滿足了人好奇的欲望,從中讓窺視者感受到對他人隱私的掌握度和控制感。實際上則是窺視者無能改變現狀,既無能於改變窺看的客體,也不能停止自己偷看的行為;並且窺視者的主控感只來自於他所看到的,隱藏的事實完全被忽略,因此窺看的主體只看想看的,也只能解讀自己所想要的結果,是對真實毫無把握的無能者。

想被看的欲望

  自拍的風潮在陳冠希事件引發觀注,但並非由此濫觴。從網路相簿上人氣旺的美女自拍可得知,時下青年想被看到的欲望。從幾年前的針孔偷拍事件,到美日等國大受歡迎的真實情境秀(reality show),以及流行歌手在透明玻璃屋中度過一天以讓歌迷徹底窺視的宣傳手法,在在將偷窺搬上檯面,是眾人可公開分享討論的話題,也激起想被看到的欲望。青少年渴求認同,但他們想被看到的方法也僅是把想被看到的部分公開,諸如化妝後的模樣,特意

排演的嗆聲影片或是搞笑。他們感受窺看時的主控權,卻沒注意當自己被窺看時的裝模作樣,說穿了只是對成名、被關注的渴望,以及享受操控的權力。

人為何哭泣

  迷失了愛人或被愛的感覺,發現自己不認識自己了,發現自己傷了所愛的人,發見自己不再愛了,發現自己如此自私如此難堪,失去被救贖的機會,失去對生活的信賴,失去方向,孤獨,被遺棄,無力改變,夜晚面對自己發現連自己都不喜歡自己,受了傷害,承受不了生活,人就會哭。感到被愛時人也會哭。人哭是因為愛。

雙面薇若妮卡

    這是一部需要非常專心才能看懂的片,很多小細節諸如玻璃球、鞋帶、在睫毛上滑動的戒指、都學音樂、都有一位慈詳的父親等等。且演員一人分飾二角,我聽得懂一點法語,才分得出兩人,也許有人會搞不清楚到底看到的是哪一人。


    從墳墓裡的仰角讓我有一絲恐懼,好像他還沒死,因為劇情也沒說清楚,死得也很突然,就被活埋了。也因為是從他的角度看,導演好像刻意要讓觀眾感到自己就是躺在冰冷棺木裡的死者,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親人和好友將自己給埋葬,但卻連抬起一根指頭的力氣都沒有,更無法發出哪怕是最微弱的呼喚。就算有,在眾人哀痛的哭喊中,也未必有人能聽得到;就算聽到了,也未必有人不會以為是自己的幻想而將棺木再次拾起。生命的重量在這裡看起來好輕薄。就是你看到了也聽到了,但卻好像什麼也沒看見,什麼也沒聽見,一鏟一鏟的土,覆蓋了最後的視野,再也看不見、再也聽不見,於是你死了。

    你死了。

    不管你是不是還有知覺,當他們告訴你你死了的那刻起,你就再也沒活過了。這是宿命,一個人的聲音永遠不可能比眾人的聲音大,就算你拿著向全世界播放的擴音器,聽到的人也會以為那是都市污染之一的噪音。沒有人真正聆聽什麼,就算聽到了。這個世界總是講的人多聽的人少。而會聽的人又往往不會講,於是真正的訊息少之又少。連自己都聽不見自己的聲音,這世界太吵了。但當你終於可以聽見自己的聲音,就是你躺在底下看到親人將你埋藏的那時,卻再也沒人能聽你說了。

    恐懼。

    恐懼看來和這部片無關。就算死也死得很美,一點也不見血,也不見痛苦,還是在自己熱愛的舞台上,表演的最高潮時死去。這種生死觀好像日本人賞櫻,看到事物在最美好的那剎凋零,不見朽壞。但諷刺的是日人在櫻花樹上尋著這種美感經驗的同時,也加深了他們的偽裝。眾所周知日人的好禮節,細心周到的服務業也是出了名的講就,但這一切的舒適距離美都讓他們彼此更加疏離。他們一心要維護表面的美好,表面的客套和表面的禮數,外人也許覺得親切,但他們自己對此作何感受呢?也許就像電影<紀子,出租中>中呈現的日本社會那般的冷血吧。一群高中女生集體自殺,血濺上野車站,原因不明。這兩部片對死亡呈現的方法不同,前者安靜平和、後者激烈濺血,但兩者帶給我的一樣都是恐懼。不只是對死亡本身,而是對於除了死亡之外的意念感到害怕。<雙面薇若妮卡>中的死亡場景讓我覺得我好像就是那個躺在那裡,還沒死卻要被活埋的人。人死了要是還有知覺,會不會感覺就像鬼壓床那般感受到害怕呢?只能接收刺激,卻再也沒能反應了,就是死了嗎?


餵養烏鴉

  這部電影讓我想起我的童年,想起已經遺忘的曾經自己也是小孩子的感受。小孩子只是不會表達,他也有他的恐懼和想法;小孩子常在真實和想像中出入。小孩子在情感上的壓抑很容易讓大人以為他們是壞小孩。沒有小孩子是壞的,他們只是不知道怎麼處理情緒上的問題,尤其當大人以為他們不會懂、他們會忘記的時候,其實是大人給自己的不知所措找的藉口。


  長大真的會漸漸忘記嗎?還是漸漸記得?那個深藏在心底的寶盒,那個因為年幼時無法處理的傷口,隨著身體的成長,也跟著放大。


  Anna在想像中要媽媽說故事的那部分我哭了。我有個忙碌的媽媽,每天早出晚歸很少能好好相處,下了班他只想看電視,也沒力氣陪我,雖然那時我已經小學三年級,但還是要媽媽講床邊故事給我聽,是看了這部電影才讓我想起,當我當著中國民間故事要媽媽唸給我聽,他一邊看電視一邊要我自己看就好,還說自己能看得懂還要人家唸。我覺得被拒絕,但卻不知道我其實只是想用講故事當藉口,希望媽媽多花點時間陪我。


  每個人都能清晰地記起童年時的某些瑣事、更別提影響深遠的事件。越長大越了解,回想時越清晰。


  小孩子搞不清楚自己的感覺是來自哪裡,但他會記得那個感覺,長大了會懂。我認為這是本片導演呈現的兒童心理學。小時候就是自己有什麼感覺也不知道怎麼講,怕大人會罵,害怕一切未知的事。大人耳提面命要小心,壞人很多,小學二年級時老師就跟我們說強暴犯,讓我一直都害怕有一天被強暴。小孩子並不知道自己當下的想法和感受,多數人都有過,害怕別人不了解,又不知如何說明,就會把自己的心關起來。大人常要求小孩全盤接受他們的想法,這讓小孩感到大人根本不會了解。說真的,我自己變成大人以後,我已經忘記當小孩是怎樣了,這是很容易的,因為小時的害怕和恐懼因為對世界的認識和經驗,已不復存在了。看了這部片讓我想起小時的恐懼,這讓我覺得長大了很好,因為了解了很多事,所以不怕了。但另方面讓我想要避免我的小孩經歷跟我一樣的痛苦,而想了解兒童的內心世界。


  我真的能扮演好媽媽的角色嗎?在回憶中指責自己的母親,對他做不到的地方憤怒,希望自己能得到更好的對待及更少的傷害。回過頭來,自己又能做得多好?愛小孩,滿足他的物質需求,但能了解他的內心,能給他他要的嗎?他不講,不會講時怎麼辦?儘管修過教育學程,又能在理論和實際上取得平衡嗎?能在自己的事業和家庭間的時間分配上做的好嗎?我沒空、沒心情怎麼辦?設身處地來想,假設我來當我自己的媽媽,我又能讓小時候的自己滿意嗎?現在的我,實在不該對自己的媽媽太嚴刻,他在還沒生我前也只是跟我現在年紀差不多的女生而已。


這部片中我最大的疑惑就是不了解為何片名會跟烏鴉有關。也許改成餵養兔子比較能夠了解,因為在片中Anna跟兔子的關係就好像是她跟母親一樣,用照顧兔子來安慰自己想被照顧的心情,用哀悼兔子的死來接受母親的死,也是在每次餵兔子時都讓他想起跟母親的互動。

我的母親


第一次看這部片時著重在對劇情的了解,觀後對本片想傳達的意念仍不了解。第二次看時,找了相關的資料,才認識片中的引用和暗指,也是再次看本片才擺脫了初次觀看時的混亂和不解,並能觀察運鏡和構圖。

向大師致意/典故

一如阿莫多瓦一貫的風格,本片仍大量引經據典,不論是彗星美人、How to Marry a Millionaire,還是慾望街車,到處充滿阿莫多瓦向大師致意的痕跡。我想阿莫多瓦是將引發他靈感的事物一併放進來,站在巨人的肩上,其巧妙的結合及隱喻所指,就像Manuela把自己的生命比作慾望街車中的Stella,最後帶著孩子再次離開。後來Manuela找到Huma也像是彗星美人中的Eve Harrington一般,不過Manuela是帶著孩子的遺願去的。結尾排劇的片段有意要暗指母親的喪子之痛,重現車禍時的場景和母親的心情。

I have always depended on 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這句台詞將Manuela、Rosa、Huma和Agrado四人串起,暗指他們四人都像Blanche一般,在外在瘋狂的環境下,面對自己的哀愁和痛苦時,只能倚靠陌生人的善意,由此他們四人有了關連。

女人的樣貌

四個女人,一個是懷了變性人妓女孩子的修女,一個是愛上吸毒女演員的女同性戀,一個是死了兒子的媽媽,一個是變性人妓女,四個相干又不相干的女人齊聚一堂,聊著女人的話題:聊口交、聊孩子,下流的用語,歡樂的氣氛。阿莫多瓦把沈重的話題拍得像電視肥皂劇,用意是要讓人看見,在他眼中,女人是帶來喜劇的靈感,不管是哪種女人。他對女人的定義,似乎只要看起來像女人就行,不是生理的定義,也不是性傾向的定義,完全外表導向。正是如此戲謔地輕浮地諷刺,讓人感受不到話題的沈重,感受不到他想提到愛滋病的肆謔,變性人妓女迎街攬客,毒癮,老人失智,怕被感染而拒絕孫子的祖母,喪子之痛,甚至某種程度的喪夫之痛,一個母親的死亡。

我的母親作為悄悄告訴她的上集之關連性

電影結尾時升起的幕,跟悄悄告訴她開頭時的幕是一樣的,可見導演有意將兩片做為相同主題的延續。雖然本片探討的是女人,而悄悄告訴她的主角是男人,但兩片中的母親同樣因生產而改變了命運。

同樣是母親,同樣在生產的過程中,都只留下了一條性命。前者的母親犧牲了,留下帶著病原的孩子,最後卻奇蹟般地恢復成正常;後著是死胎,但植物人的母親,卻因生產而再次活了過來。

運鏡

孩子出車禍一景的運鏡十分特殊,採用孩子的視角,鏡頭垂直地面旋轉一周後,側面平視地面,仿擬孩子躺在地上看到的畫面,並使畫面由橫幅變為縱向景面。

Manuela到達馬德里時,鏡頭拍攝一座教堂時,垂直Fade out變成Manuela的臉出現,後來觀眾才明白那不是Fade out,而是反射在車窗上的景物。這種拍攝技巧比converse shot來得更為高明,令人印象深刻。


悄悄告訴她

在看過阿莫多瓦的<壞教慾>及<玩美女人>後,本片讓我覺得相對容易懂。這種容易並非來自於本片的敘事結構,在敘事結構上,<悄悄告訴她>中許多插敘及補敘,甚至加上暗喻式的默片,雖不至於不流暢,但觀眾仍需要費力才能欣賞。本片之所以易了解,在於劇情單純,兩個平行的故事最後合為一個主線,不似前述<壞教慾>及<玩美女人>劇情包含較多元素。
雖然劇情單純,但在回憶時,對於前半部的劇情卻模糊不清,印象深刻的只有開場的現代舞---穆勒咖啡館,以及同時兩位男主角的初次相遇。對於作家和女鬥士的相過程,劇情交待的時間不算短,但似乎和後半部的重點---男護士和女舞者---沒有太大的相關。在我看來,本片兩個平行故事雖然最後匯流成一個故事,彼此卻不是互相靠攏的,男護士的故事那條線吸引著作家的故事,也吸引觀者的注意。
這部片是關於愛情中付出與得到的電影。片中的作家認為愛是雙向的,當女朋友陷入昏迷,沒辦法對他愛有任何回應,他就沒辦法付出。男護士正好相反,當他和女舞者初次見面,對方有能力回應時,他不敢做什麼,只敢偷偷觀看,找機會接近她,這才顯示他對自己沒有自信,而他的愛要等到對方完全不能、也不會有任何回應時,他才付出,這一切只是要避免被拒絕,避免受傷,如此他才能安然活在自己構築出的幻想裡。
看電影時,那男護士的行為讓我覺得不太舒服。從他到女舞者的家看心理醫師,藉故接近她,到他偷偷跑進女舞者的房間拿東西,偷看她洗澡。後來連他幫女舞者更衣沐浴,還有對她說話時都讓我覺得噁心。但特別的是,在這些細節中,導演拍得讓觀眾覺得自己就是偷窺狂,自己就會愛上女神一般的女舞者,而沒有一點譴責的意味。而我雖然覺得男護士很噁心,但相較於男作家的角色,我還比較喜歡男護士。因為他很享受自己的生活,雖然是一廂情願地活在自己的想像裡,但也比男作家那樣不快樂、也不懂得付出好。男護士就是一直付出的人,他覺得只要付出就快樂,即使接收的人沒有意識,連任何可能表達「我願意」的方式都沒有。
看完全片,讓我難忘的是他的配樂以及中間穿插的默片。鴿子之歌帶著哀傷唱腔引人共鳴;導演用默片達到「用故事說故事」的效果,能用視覺傳達的就不用聽覺,也看得出在編劇和剪接上下的功夫。其中縮小的男人進入女人的陰道那一部分讓我覺得很不堪入眼,但也只有這種方式能表達導演不想太快讓觀眾知道發生什麼事的意圖,而只讓觀眾隱約感受到不自在。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